村网通总站 罗岭村 342104.nync.com 欢迎您!
第一节 城墙
城墙,是指由墙体和女墙、垛口、城楼、角楼、城门和瓮城等附属设施构成的城市封闭型区域,这种采用人工修造建筑屏障来围护一定空间的方式,起源于原始社会房屋的壁体和围墙,后来逐步发展为聚落的寨墙,当聚落扩展为城市时,城墙方开始出现。《史记﹒轩辕本纪》曰:“黄帝筑城造五邑”,《史记﹒补三皇本纪》又进一步表述:“人皇兄弟九人,分长九州,各主城邑”。以上史料,充分证明了我国古代城墙起始的历史渊源。修建城墙最原始的功能是防御,包括对战争中的敌方以及流寇、野兽和洪水的侵害防御等。后来,城墙又增加了方便管辖、提升品味、美化城市的功能。它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基本形态,不存在没有城墙的城市,也不存在没有城市的围墙。
湖口县城古城墙,始建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采纳了隐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要求各州、县抓紧建造或修缮城墙。据《湖口县志》(康熙版)记载:“邑自南唐设县以来,山陡难城,随议随寝,其巷道防御惟列排栅而已”。《江西通志》则介绍:嘉靖初,副使谢迪既城彭泽,遂及湖口,度地计工,知县徐钦(嘉靖七年即公元1528年任湖口令——编者注)筑未就(当时主要是在县衙西侧沿湖一带砌石固基——编者注)。三十四年(1556年)知县林高岗设五门(西南为主门,取恭敬导引之意而称寅宾门;南门希冀振兴武备而称振武门;西北门为县衙出口,取观江河波澜、识潮流变化之意而称观澜门;北门因外通渡口,取通达四方之意而称通济门;东门取青帝司春、司花之意而称迎春门)。三十七年,巡抚何迁、巡按徐坤檄知县沈诏,自下石钟山麓垒奠基。可见,从嘉靖初期开始,湖口县城墙历经徐钦、林高岗和沈诏三任县令,前后三十余年方成规模。整座城墙自下石钟山至上石钟山的虹桥沿湖垒石厚基,护以外岸,后山随形而筑。城墙长千丈,高二丈,厚丈五尺,城垣内仅0.68平方千米。嘉靖三十七年,在五门基础上,又新增仰宸门(仰达宸听之意)、利涉门(顺利渡过江湖之意),开关有时,以便迎送汲取;各城门之上还建有更楼,并沿月台山增筑城墙(图1)。
图一
湖口县城由于地处要冲,常罹战难,城垣几经修复。明崇祯九年(1636年),将城墙增高六尺,至顺治二年(1645年)。城墙又重修一次。康熙三年(1664年)复大修。咸丰之后,由于湖口县城被太平军驻扎长达五年之久,清军为争夺军事要地,长期攻打双钟镇,至使城墙迭遭破坏。
咸丰九年(1859年),清廷见湖口城墙被毁,保障无资,令知县岑莲乙重修新城。是年四月二十日兴工,至同治三年(1863年)三月一日通工告竣。当时城墙规模为:添造包围月台山城共围长1053丈,河城高2.7丈至3.3丈不等,深1丈,山城高2丈。城级皆麻石垒之,每门俱十一、二层不等,东门上山石级56层,东门山顶跨涧级左右共30层,南门上山级105层,沿江四门均有外级。城墙垛口854个(明代垛口为1720个,崇祯九年二垛并一垛,康熙年间又改为一丈另一尺一垛),每垛高6尺;城身均宽1.8丈;添建迎春、利涉二门的月城2座;另设更楼32所,窝铺70间,卡房每门2间,又于河城及月台山城一带共建炮台5座,分处月台山、东门山顶、南门山顶、东门月城、北门月城,另有护城堤。并在梅家洲、武曲港添建五门、炮台各一座,光绪二年(1876年)用泰西法增筑大炮台2座。建城经费用白银120110两,添造更楼、卡棚用白银1120两,总计用银121230两。改寅宾门为澄清门,意欲澄清海宇;改利涉门为回澜门,以表波澜不惊之志;改观澜门为成德门,与成德书院培养人才相吻合。
至此,湖口城墙七门已最后定型:成德们又名观澜门,遗址位于石钟山老县委党校大院斜对面,距水文站不远处;北门又称通济门,此处共有两门,一门通湖边水域,一门在北门农贸市场通往北门街的卤菜店后面,遗存一扇青色的园形门洞,一半掩埋在地底下,一半被水泥包裹,周围的城墙痕迹清晰可见;东门也称迎春门,即现在的东门口一带;回澜门之前叫利涉门,即现今的回澜门居民楼房处;仰宸门在学宫对面的解放台前面,老体委后侧居民楼址;西门又称寅宾门和澄清门,位于西门塘东侧渡口水产公司附近,古城楼为两层建筑,在七个城门中最为宏伟壮观;南门又称振武门,遗址在湖口中学(老区)宿舍楼附近。
图二
清末之后,随着战争形势的改变和武器的改进,城墙已失去了它的作用,嗣后再无修缮。抗战初期,国民党为阻挡日军从长江入侵,将湖口城墙拆毁,拆下的砖石全部运到彭泽马当,然后投入江底,企图堵塞长江,结果是劳民伤财,无济于事,日军舰队照样闯进了江湖,湖口城墙因而遭到极大的破坏。至解放初期,迎春、振武、成德等门已不复存在,澄清门仅留一门楼。上世纪七十年代,湖边仰宸门两侧古城墙尚有一段保存完好,往南可以顺着蜿蜒起伏的墙体走到人民医院后面的山坡,并一直延伸到西门粮油加工厂后面;往北侧则可通老县政府濒江宿舍后面的山上。城门洞上雕琢的“仰宸门”三字苍劲有力,额题“江湖重镇”及楹联“山色围官舍,湖光上县城”,均系顺治十四年(1657年)知县乔钵撰联并书。城门洞是行人和船只的通道,鄱阳湖洪水上涨时,船舶可通过门洞出入湖水与城内之间(图)。
图三
1989年5月30日,县人民政府公布的《湖口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就有“仰宸门及城墙”项目,地址为双钟镇金鉄二山之间湖滨,内容有:“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5年),清咸丰九年(1859年)重修。由块石和砖所构。城门拱形,高8米、宽3米、深5米,两侧城墙长300米”。可惜由于后来的城防堤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仰宸门及其附属设施,均已掩埋在地下,成为了历史的记忆。
俯瞰湖口古城墙遗址,不由人不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这座湖口历史上工程最浩大、规模最宏伟的建筑,经历了太多的沧桑和凄凉。她既目睹了风花雪月的繁华,也见证了刀光剑影的悲壮,青苔斑驳是时间逝去留下的印记,残垣颓壁是岁月流淌刻下的创伤。通过对遗址遗存的砖石和城墙走势深刻剖析,可以对明清时期的建材、建筑和设计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通过厚重的城墙,还使后人从一个侧面能更好地透视湖口厚重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