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零点,双11的始作俑者阿里人在位于上海世博中心的新闻中心掀起了高潮。700多位守在现场的媒体人为1682亿元这一创记录的数字欢呼。类似的场景在北京亦庄和南京徐庄同步上演,这两个地方是中国另外两家互联网电商京东和苏宁的总部。
城市的消费者们已经被训练出了在这一天疯狂地“买买买”,他们自称剁手党。事实上,这个原本起源于自嘲的日子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全民疯狂消费日。
这个全民当然也包括农村的消费者——互联网在消灭信息传递鸿沟的同时,也拉平了消费者者之间的差异。
居住在城市里的人花了九年时间——今年是双11举办的第九个年头——习惯了要在这一天去清空购物车,而农村的消费者在今年似乎开始渐入佳境。
最有说服力的数字来自被称为“农村电商独角兽”的汇通达,根据他们的统计,在双11当天,汇通达线上实现了5.68亿元的交易额,这个数字和去年相比提升了将近4成。
不要小看这将近6亿的交易额,不同于天猫、京东等模式,汇通达的农村电商体现的是乡镇夫妻店到服务范围内的电商服务能力。
也就是说,汇通达塑造的是农村内生消费场景的互联网化,而不是简单的农村消费者上个网买东西,正是因为这种独特性,汇通达在2015、2016两年内实现了3轮13亿的融资,估值达到了近百亿。
1、农村电商要让农村真正成为主场
农村电商一直是近几年热门的行业风口,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电商对城市消费者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想要城市买家们打开钱袋子的成本越来越高,于是大家不得不把视线转移到广袤的农村市场,另一方面,农村的互联网基础条件日趋成熟,网上购物的概念也在逐渐获得认可。
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商巨头们可以立马收割农村电商的红利。事实上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农村电商还仅仅只停留在战略重视阶段,在战术层面至今仍没有太多有效的策略。
汇通达像是一匹夹缝中钻出来的黑马。公司CEO徐秀贤是一名名副其实、有着30年以上渠道经验的“家电老兵”——他是中国家电连锁前三强“五星电器”的创始人之一。
不过徐秀贤更愿意把自己称作“农村人”,徐本人来自浙江农村,最早的工作曾是一名分管农产品流通的政府官员。
电商的模式在诞生之初主要应用在城市的精英分子中间,毕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拥有电脑还是一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等到有了便捷的上网条件和有了信任的交易平台、支付环境,电商才真正从精英圈层走向了普通民众,但还仅仅局限于城市消费者和一小部分有条件的农村市场,时间大概在2010年前后。
电商的精英属性决定了一到农村就遭遇“水土不服”,而汇通达转变思路,试图做的是把农村电商真正成为以农村为主场的商业模式。
这个特点在今年的双11特别明显。汇通达把面向乡镇农村消费者的“双11”称作“乡镇购物节”,今年已经是四届了,目的就是带动三四级市场的消费狂欢,展现出乡镇购买潜力与消费升级趋势。
2、六小时业绩超去年双11全天
今年的乡镇购物节其实更像一场“大练兵”。
基于分布在全国近16000个乡镇的78000家“夫妻店”的流量入口、线上汇掌柜的联动,展现了汇通达5年的战略阶段性成果。而39.9%的同比增长,也是汇通达看到了中国农村消费升级带来的巨大潜力。
今年双十一期间,汇通达平台上,单店最高销售额出现在福建泉州,突破了80万元,平均单店销售额47.33万。在线上,参与汇掌柜APP活动的农民用户达到了33.3万人,参与人数较2016年提升了33%;汇掌柜线上订单数量为23.1万个订单,比2016年增加43%,6小时就超过了去年双11全天的业绩。
在线上一片火热之际,汇通达线下会员店也热闹非凡:广饶县花官镇华峰家电实现单日进店人数1154人,宣城广德冉文祥农资经营部单日订单突破100个,泉州紫帽新宏顺电器单日最高销售额82.6万元。
而汇通达自上线POP平台后,其逐渐丰富的品类优势也在此次双十一中凸显。
据悉,在农村消费者偏好的品类方面,家电、酒水、数码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位居前列,其中“非电”品类今年双十一在农村市场整体增长203%。
在这次“乡镇购物节”活动中,汇通达“农产品上行”的杰出表现,农产品上行同比增幅达到273%。其中,赣南脐橙的销售量截止11月10日已达到10760斤,与去年同期销售相比实现了287%的增长
3、重新定义农村生态电商
汇通达今年双11的价值,并不在于数据上的突破,更大的意义在于,再一次证明了汇通达农村生态电商模式的潜力。
在汇通达的商业模式中,农村的夫妻店是其中的关键。在农村传统的商业环境中,夫妻店本身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农村信息交换的重要场所,也是实现商品流通的平台。
但是传统电商的“下乡”第一步冲击的就是夫妻店,赶时髦的农村小伙子、小姑娘率先学会了电脑上去买好看的衣服、好吃的零食,胆子大的还买起了手机、小家电。
这让原本在农村商业生态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夫妻店感受到了竞争的残酷性——生意开始一落千丈。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夫妻店失去了核心优势,他们依然是农村信息交汇点和消费风向标,汇通达看中的正是这一点,汇通达的服务能力试图“赋能”夫妻店,从经营规模、产业覆盖规模、资本规模、商业模式等多维度,帮助夫妻店补齐竞争的短板。
在汇通达的这个模式下,现在平台上的乡镇夫妻店平均年销售增长都在30%以上。而未来,汇通达的目标是以78000家乡镇夫妻店网点为基础,开放城乡流通高速通路,做大乡镇夫妻店生意的同时,将更好的商品和服务以最高效的方式带到农村消费者身边,推动农村消费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