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香得游人醉
信息发布者:
张艳爱 2019-08-20 10:54:09 转载
或许是中国新闻代表团有“三农”媒体记者的缘故,印度尼西亚记协安排的访问行程里有一天的乡村考察。在我以往的出访中,还没遇到过。对印尼记协的周到安排,我由衷高兴。
在雅加达顺利完成与相关新闻机构和国家旅游部交流任务后,印尼记协秘书长等5人陪同中国新闻代表团到爪哇岛的日惹市访问,开始乡村体验之旅。按照已定的接待方案,主要是考察乡村旅游产业,具体是参观民俗和蜡染产业。直到7月25日午饭时,我们才得知,下午要去一个离市区40来公里的巴旺村,参观猫屎咖啡生产企业。这个意外的消息,让我十分惊喜。印尼猫屎咖啡闻名于世,但我心里一直有诸多疑惑:为什么经麝香猫过腹后的咖啡香味浓郁?是怎么生产的、是否卫生?昂贵的价格成因何在?能有机会现场求解,很是幸运!
![](https://img.nync.com/f/2019/08/20/pCvDrpzihWlw7r1N1ZSw_640o.jpg)
农民日报社记者唐园结(右一)在巴旺村猫屎咖啡加工厂采访麝香猫养殖情况
朱旌 摄
大约15时,怀着一睹为快的心情,我们一行抵达巴旺村。这家企业的厂房有几百平方米,看上去并不现代化,设备更不是高科技。然而,养猫区、晾晒区、冲洗区、加工区、品尝区倒是一应俱全,来来往往人流不断。在接待处,服务人员热情递上一小杯香气袭人的咖啡,游客们喝后赞不绝口,不少人盘算着带点回去。现场售卖的基本上是50克一袋的小包装,售价约为30美元,可用人民币支付。游客少的买上一两袋,多的要上几十袋。在陪同的协调下,工厂负责人愉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详细回答了我们关心的问题。
![](https://img.nync.com/f/2019/08/20/j1R6gyfNfQQJvTuGyPVR_640o.jpg)
印尼记协秘书长Bob(左一)向记者介绍猫屎咖啡的晾晒情况
唐园结 摄
猫屎咖啡的由来是这样的:18世纪初,荷兰人在印尼殖民地苏门答腊和爪哇岛一带建立了咖啡种植园,严格禁止种植咖啡的农民采摘和食用。可没想到,当地的麝香猫特别喜食新鲜成熟、果肉超甜的咖啡果,经常到种植园偷吃。种植园农民无意中看到,麝香猫在大便时会把豆子原封不动地排出来,有人便从猫屎中捡出咖啡豆,学着荷兰人磨咖啡尝鲜,觉得味道浓香甘甜。这种现象也引起了荷兰人的好奇,对比后发现,经猫过腹后的咖啡比普通的更加香醇可口。猫屎咖啡为何别具风味?其原因是果肉被消化后,咖啡果核在麝香猫肠胃里虽无法被消化,但强酸性的消化液已经腐蚀了果核的外壳,这些消化液里所含的一种特殊蛋白酶,能打破咖啡豆原本的蛋白质链,将长链结构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微粒,形成短链肽类,整个过程还产生了一种氨基酸类副产品,从而降低了咖啡的苦涩味。另外,“麝香猫”身上有一腺体,能分泌乳白色的麝香油,这是香水业珍贵的原料。麝香猫在排泄咖啡豆时,咖啡豆会沾上麝香油,便带有了独特的麝香气味。“猫屎咖啡为何这么香”算是弄清楚了。但具体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卫生状况如何,还没有答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了厂房,只见一排排单杠似的架子上,每隔一米悬挂着一个笼子,里面养着一只通体深灰、尖嘴长尾的麝香猫。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木瓜、芒果、香蕉和咖啡果拌在一起的混合物。笼子下面装有一个抽拉式的接粪盘,存储猫的固体排泄物。印尼地处热带,分雨旱两季。猫屎的处理,雨季用机器烘干,旱季靠自然晾晒,分离出的杂质用作有机肥,咖啡果核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去壳、取豆、磨粉,最后包装成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生产的每个环节都有严格标准和操作规程,很卫生、很干净,不会带一点猫屎。不过,这个过程也相当繁复耗时、费工费力,生产成本很高。虽然,印尼猫屎咖啡已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但产量依然很低,常年供不应求,市场价格不菲。即便在巴旺村咖啡加工厂,喝一小杯也得200元人民币。这也难怪,猫屎咖啡会被消费者称作“咖啡钻石”。猫屎咖啡的诸多疑惑总算搞明白了。物以稀为贵,地以名为荣。人们来到这里,看的是稀奇,买的是品牌,喝的是信誉,带走的是记忆。
作者:唐园结
点赞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