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五月,正是小龙虾收获上市的季节。泰和县螺溪镇的两千亩“稻虾轮作”的小龙虾开始陆续捕捞上市。
段时间,在泰和县螺溪镇爵誉村的“稻虾轮作”基地,每天都可以看到捕捞小龙虾的场景。这些小龙虾是一个月前陆续投放下去的,在这片“稻虾轮作”基地里生活了25-30天,就长成了商品虾,可以捕捞上市了。
江西鑫润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泰和区)技术总监 龙良:“今天试捕效果已经很不错了,下了20个地笼,出了成虾244斤。今年第一年有这个产量是相当不错的,已经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
龙良告诉记者,基地之所以选择在泰和螺溪镇,关键是这里的水源是井冈山的山泉,为生态养殖提供了重要水源保证。小龙虾养在稻田里,能吃杂草、水生生物,还能消灭危害性幼虫,从而起到除草除害的作用,还有助于稻田改善土壤,排泄物对农田也起到了增肥效果。采用稻虾轮作模式,每亩田可节省化肥、农药、用工等成本150多元。此外,水稻根系发达,为小龙虾提供了遮阳护荫的栖息场所。水稻收获后,秸秆还田沤水易招引蚯蚓,这些又是小龙虾最好的天然饵料。因此,在稻田里养小龙虾,每斤商品虾饲料成本比常规养殖可减少2元以上。
江西鑫润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泰和区)技术总监 龙良:“小龙虾的粪便滋养了水稻,以后水稻的产量会提升,也会减少化肥的用量,这样的话,水稻的品质相对于一般传统的水稻种植来说,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至少减少70%。”
螺溪镇稻虾轮作基地去年八月开始建设,今年三月底投放了第一批虾苗。目前,稻田里的小龙虾陆续进入捕捞季,预计可以捕捞到五月中下旬。等商品虾捕捞结束,留好种苗,基地将进行放水晒田,龙虾回到稻田四周的深沟里生活,中间的田块将用来直播种一季水稻,实现“稻虾轮作”,农业增效。
江西鑫润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泰和区)技术总监 龙良:“我们虾稻连作的模式,充分利用了冬闲田的时间来养一季龙虾,出了一季龙虾之后,每亩龙虾的产量在300斤左右。然后一季虾苗,一季虾,一季水稻,三个地方可以出利润,每亩平均的利润在3000元左右。”
基地共投放了14万斤虾苗,按照目前的长势,商品虾的产量有望达到40万斤,按市场价32元每斤来计算,产值有望突破1200万元。稻虾轮作,虽然一季水稻的产量低一些,但稻米更绿色环保、品质高。所以,泰和县重点在螺溪镇推广这一生态养殖模式,按450元每亩流转了400多户农民的土地,面积达到了2000亩。目前,基地还是由公司运作,农户主要是土地流转收益和一季稻的收益。下一步待养殖技术更加成熟完善后,将成立合作社并引导群众加入,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江西鑫润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泰和区)总经理 王晓阳:“小龙虾已经走进了‘一带一路’,已经打入了东南亚市场,销售这一块是不用担心的。我们也提供种苗,统一采购饲料,提供技术,负责回收,农户的风险相当小,而且他们的收入比种田是要翻三到四倍。”